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讯(文:王兴昌)为进一步推动我们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学术交流,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院长、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监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戒骄教授应邀参加2024年能源行业改革与政府监管论坛。本次论坛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监管专业委员会联合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共同主办。
刘戒骄在论坛上作题为《能源体系韧性监管的实践与理论动向》的专题学术报告,报告从能源体系韧性监管的概念、能源体系韧性监管的维度与主要内容、能源体系韧性监管的理论动向等方面展开。报告指出,随着能源转型和全球气候变化压力的不断加剧,能源体系韧性监管呈现向多元化、综合性和更加注重整体协同能力的方向发展,技术、经济、制度、环境和社会韧性的重要性在持续提升。我国应通过优化政策设计、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社会参与度和建立区域化差异监管机制,增强监管的前瞻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提高能源体系韧性。
本次论坛由能源监管专委会主任委员、浙江财经大学原校长、浙财监管智库首席专家、教授王俊豪主持主旨演讲。来自国务院参事室,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辽宁社会科学院、浙江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大城市学院、浙江财经大学等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以及能源基金会、经济参考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电力报等50多家单位的11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本次论坛围绕“新型能源体系与能源监管”“能源统一市场与能源监管”“统一市场建设与政府监管”“新质生产力与政府监管”“能源体系韧性监管”等问题展开了广泛交流。与会专家表示,面对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应着力推动新型能源监管体系构建和监管政策优化,以适应能源安全保障要求与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支撑新型工业化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针对能源监管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应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能源体系韧性监管,推广新能源就地平衡机制,考虑“效率”与“脱碳”政策与机制之间的协调和平衡,重视多项监管技术的综合运用。